爱博体育官网登录入口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新闻

7月1日起多项医保政策开始执行!

来源:爱博体育官网登录入口 时间:2025-07-02 14:17:34

  2025年,国家医保局和地方医保局陆续实施了一系列重要医保政策,并且要求从7月1日起真正开始执行,涵盖参保缴费、医保药品扫码结算、医保待遇提升、结算改革等多个角度。以下将为您详细梳理,速来码住。

  根据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做好2024年城镇和乡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称,2024年各级财政继续加大对居民医保参保缴费补助力度,同时居民个人缴费增幅适当降低,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分别较上年增加30元和2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70元和400元。

  每年的9月到12月是下一年度居民医保的集中参保缴费期,大部分地区将集中缴费期截止日期设置为当年的12月31日,也有地区设置为来年的2月底。从多地实践来看,在集中缴费期过后,将失去670元的政府补贴。

  比如,《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实施建议》中规定,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2月25日为集中缴费期,非集中缴费期:2025年3月1日至12月25日。分为:第一阶段3月1日至6月30日,第二阶段7月1日至12月25日。在此期间参保缴费的都有3个月等待期。集中缴费期和非集中缴费期第一阶段缴费标准为:普通人群个人缴纳400元,享受财政补助670元。非集中缴费期第二阶段缴费标准为:普通人群个人缴纳1070元,不能享受财政补助670元。

  再如,福建福州市2025年度城镇和乡村居民医保参保缴费期延长至2025年2月28日。在延长缴费期办理参保缴费的,不设待遇等待期,从缴费之日开始享受城镇和乡村居民医保待遇。6月30日前参加2025年度福州市城镇和乡村居民医保,个人缴费450元,同时享受财政补助800元,而7月1日起再参保的,不享受财政补助,须全部由个人缴纳(1250元)。

  不止是上述地区,全国多地均有此规定。比如广西梧州市规定城镇和乡村居民在2025年6月30日前参保缴费的,享受财政补贴后个人仅需缴纳400元/人,政府救助700元/人;在2025年7月1日后缴费的,须全额缴纳1100元(不享受国家补助)。新疆乌鲁木齐市规定2025年度城镇和乡村居民医疗保险费,6月30日前参保缴费的每人仅需缴纳440元(含长期护理保险费40元),一旦错过这一段时间,从7月1日起参保缴费将不再享受财政补贴,需个人全额承担(除出生90天内新生儿、享受资助参保的医疗救助对象),且每人不低于1113元。

  除费用增加外,待遇享受也将延迟。按照等待期规则,部分地区规定未在6月30日前缴费或断保人员,缴费后需经历3个月待遇等待期(如7月1日缴费,10月1日才可享医保),断保每增加1年,等待期额外延长1个月,不过新生儿、医疗救助对象、退伍军人等特殊人群不受等待期限制。

  3月19日,国家医保局、人社部、卫健委、药监局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医保发〔2025〕7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要求:“原则上,2025年7月1日起,销售环节按要求扫码后才可以进行医保基金结算,对此前已采购的无追溯码药品,列入“库”管理,暂可进行医保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

  虽然国家层面要求7月1日起执行这一规定,部分地区动作则更快。比如,湖南省和广州市从4月1日起全域的药店就已郑重进入“不结算”时代。湖南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省份,要求全省18530家定点药店在销售药品时必须全流程采集并上传药品追溯码信息,未扫码的药品将没有办法进行医保结算。广州则同步实施新规,全市超6500家定点药店需通过扫描药品追溯码完成实名关联,否则参保人没办法使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

  近日,在《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主办的医保新视界系列研讨会上,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副主任曹文博就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应用做了总体介绍。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当前药品追溯码覆盖了医保药品生产企业有4300余家,医保药品约600亿盒,医保药品有24.7万种,追溯码发码机构有6家,流通企业有1.1万家,定点医药机构有93万家,全链条追溯信息总计达到1800亿-3000亿条,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在保障群众健康、守护医保基金安全、规范医药机构管理以及赋能医保事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上具备极其重大作用。

  2024年4月,国家医保局开展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工作,截至2025年6月,全国96.3万家定点医药机构接入追溯系统,覆盖率超过99%,追溯码数量418.28亿条,形成覆盖生产、流通、使用全环节的标准化数据网络。具体来看,全国32个省(兵团)的药店覆盖率达到99.99%,医疗机构覆盖率稍低。

  依托这些追溯数据,医保部门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异常用药行为,防止医保基金的浪费和滥用。今年3月,国家医保局已在全国部署开展利用药品追溯码打击药品领域欺诈骗保和违反法律法规问题的专项行动,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核查任务,查处了一批倒卖“回流药”案件,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国家医保局宣布,将于2025年8月部署第二阶段专项核查工作,并计划于10月至12月开展第三阶段集中攻坚行动,重点打击诱导协助参保人年底“冲顶消费”等违法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可见,随着追溯码的全量采集应用,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将会更加“无所遁形”。

  为积极推动各地医保部门优化生育津贴发放流程,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据国家医保局发布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6月12日,全国13个省份所有统筹区生育津贴均可直接发放至个人,分别为山西、内蒙古、黑龙江、上海、福建、山东、湖北、海南、重庆、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同时,云南省也于近日正式发文,将于7月底前在全省全面实现生育津贴直达个人。整体看来,全国有近6成统筹区实现直接发放至个人。

  对于一些暂未实施的地区,也有不少已经明确新规执行的时间,大多定为7月1日。比如,沈阳市在6月1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从7月1日起,沈阳医保调整生育津贴发放方式,实现生育津贴直达个人,拨付方式也调整为一次性拨付或按月拨付。并且推出生育津贴“即申即享”服务,全面实现生育津贴申领“线上办”“掌上办”;南昌市于6月18日宣布从2025年7月1日起,生育津贴一次性发放至员工本人账户。改革进展有快有慢,相信后续会有更多地区实现生育津贴直付个人。

  医保即时结算改革是我们国家医疗保障体系优化资金流转、提升服务效率的核心举措,也是今年医保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旨在解决传统“后付制”下医疗机构垫资压力大、医药企业回款慢的问题。

  1月9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的通知》,明确规定,试点实施阶段从2025年1月到5月,国家医保局将确定试点省市启动即时结算,其他省份可选择自行试点;评估总结阶段为2025年6月,国家医保局将组织试点省市交叉学习,确保按时完成改革任务;全面启动阶段从2025年7月到12月,将全方面推进医保基金即时结算工作,以及要在2025年完成全国80%统筹地区实现医保基金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改革。

  据国家医保局发布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300个启动即时结算的统筹地区已累计拨付医保基金3001亿元,与此同时,29个省份的284个统筹地区已预付医保资金763亿元。而且截止5月6日,据显示,已推进即时结算的统筹地区已达到77%,覆盖定点医药机构36.18万家,其中定点药店20.70万家,改革速度已经超预期。

  从支付方式改革到结算效率提升,从监督管理机制完善到待遇保障水平提升,医保改革进程正在持续加速中,这些变化不仅影响医院和药企,更关乎每个人的看病体验和保障水平。7月1日,全国各地均将步入“不结算”时代,不仅全面保障了群众用药安全,还让欺诈骗保等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无所遁形,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生育津贴发放从“单位中转”到“直付个人”,避免了单位截留或延迟发放,保障女职工产假期间收入稳定,大力助推生育友好型社会构建;而对普通参保者而言,按照时间规定持续缴费、善用共济账户,也是在当下最大化享受改革红利的关键,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